临床突破释放协同价值,健康元盘中大涨近8%,双靶点IL-17A/F单抗Ⅲ期达终点
发布时间:
2025-07-22
7月22日,健康元(600380.SH)股价盘中一度上涨近8%,市场情绪快速升温。背后的驱动信号,来自其控股公司在创新药领域的一项关键进展。
7月21日晚,健康元公告,其自主研发的重组抗IL-17A/F人源化单抗注射液在针对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的Ⅲ期临床试验中达到主要研究终点,并在多个关键疗效指标上“头对头”优于国际对照产品,正式开启国产双靶点IL-17生物制剂的商业化冲刺。
据悉,该创新药由健康元和丽珠共同出资设立的生物药平台开发,健康元直接及间接持股比例达53%。
头对头胜出,中国抗银屑病创新药迎来高光时刻
与传统以“安慰剂”为参照的试验设计不同,此次该款IL-17A/F抗体药物,直接跟全球主流治疗银屑病的国际品牌司库奇尤单抗(Cosentyx)做头对头阳性对照试验,即在临床上跟司库奇尤单抗分组比较,正面PK。
这类“阳性对照”临床试验本身就意味着对自身疗效的高度自信,而最终数据更是超出市场预期,多个疗效终点优于对照组,成功达成优效判断,进一步强化了其“破圈”潜力。
值得注意的是,这款产品不仅起效更快、维持更久,且安全性表现良好,为后续商业化奠定了扎实基础。目前,项目团队正同步推进与国家药监局(CDE)就上市申请的注册沟通,为其商业化落地打开路径。一旦上市成功,该产品有望成为国产IL-17类生物制剂中的领先代表。
可以说,这是一场硬碰硬的“疗效竞技”,在国际标准面前,中国创新药赢下了关键一局。
不再“潜力预期”,健康元创新药平台价值开始释放
此次Ⅲ期成功不仅是一个品种的胜利,更是健康元“平台式创新战略”阶段性兑现的重要信号。作为一家深耕医药领域的创新药集团,健康元通过“控股+整合+多平台并进”的方式,已经构建出覆盖呼吸、免疫、自身炎症、抗感染与中枢神经等多个方向的原创药物体系。
“丽珠专注于消化、精神、自免和辅助生殖类管线的研发任务,而健康元本部则深耕呼吸和镇痛领域”,如TSLP、吸入型PDE4抑制剂、口服PREP管线、β-内酰胺酶抑制剂等少有的全球潜力靶点。在这一战略框架下,本次生物药的头对头临床成功,是其平台多点联动中首先进入“兑现窗口”的代表性成果。
这意味着,健康元不仅拥有“多条管线”,而且管线之间已逐渐形成战略协同、技术共通、研发逻辑互补的系统性平台结构,进入到从“讲逻辑”向“见成果”的过渡期。
创新药迎来“估值重塑期”,健康元是那个被看见的样本
资本市场对这类“真兑现”的反应往往直接而迅速——从公告发布到盘中异动,仅隔一个交易日,健康元便录得超7%的放量上涨,近一个月来更是达到了近20%的涨幅。而这并非孤立事件,而是整个市场重新回归创新药“兑现价值”的缩影。
港股生物医药板块今年以来持续反弹,国内二级市场对具备真实创新能力的公司也开始给予重新估值。从趋势上看,创新药的这一轮牛市一开始由几个大额BD的biotech领涨,后面像中生石药等转型创新药的传统药企接棒发力。而近期健康元和丽珠的爆发,似乎有由专注于如呼吸、消化等细分领域龙头接棒续涨的趋势。
如今,健康元正站在投资者视野重构的“风口前排”:一方面,其创新药产品已进入临床尾声,具备明确放量路径;另一方面,其控股架构与业务协同逻辑更加清晰,夯实了创新药地带,成为创新药新周期中的结构性受益者。
多资产平台跑出兑现力,健康元成为“周期红利”中的典型公司
从今天市场对IL-17A/F的反馈来看,健康元正站在“战略兑现+市场敏感”的临界点上。而更值得注意的是,这并非公司历史上偶然的一次股价波动,而是一系列研发布局进入收获期后的集中体现。
目前,健康元旗下创新药资产已从最初的单点突破,扩展为涵盖吸入制剂、重症感染、免疫调节等多个高壁垒赛道的系统平台。此次生物药“头对头”胜出仅是起点——未来,随着口服PREP、吸入PDE4、β-内酰胺酶抑制剂等管线推进进入后期临床乃至商业化阶段,“健康元=多资产呼吸与免疫创新平台”的认知将在市场中不断强化。
从当前角度看,健康元仍处在相对合理区间,而具备持续兑现能力的创新平台往往是“走得更远”的赢家。在今年这样一个属于创新药的年份,经历港股生物医药整体估值回暖后,未来的结构性上涨接力棒,有望交到像健康元、丽珠这样真正跑出来的企业手中。
本文转自:每日经济新闻
Sorry,当前栏目暂无内容!
您可以查看其他栏目或返回 首页
Sorry,The current column has no content!
You can view other columns or return Home